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探讨了肺炎与男性不育的关系,指出男性精子的产生、成熟及受精是个复杂的过程,任何一个环节的异常都会对精子质量造成影响,从而造成男性不育,并建议男性可以通过冻存精子来保存自身生育能力。因为伴随男性年龄的增长,其精子基因的突变概率随之升高,精子碎片不断增多,精子染色体非整数倍的发生几率也会增加,而人类精子并不具备自我修复的能力,上述变化均会损伤精子使男性生育力下降。
那么,伴随男性生育力因年龄增长而下降,其生育子代会有哪些风险呢?
男性年龄与其辅助生殖结局的关系
鉴于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体外授精及ICSI技术的引入,高龄男性生育子代的难度得以降低,但有关于高龄男性精子质量是否会对卵子受精率、胚胎质量、着床率、妊娠率、流产率及活产率产生不良影响,业界一直存在争议,但研究者们达成的普遍共识是,若男性年龄超过60岁,其卵子受精率、胚胎质量、着床率均明显下降,其产生原因被认为是伴随男性年龄增长,其精子的基因活性改变,囊胚形成率显著下降。
ICSI 技术
专家通过回顾性调查研究认为,高龄男性高风险生育子代的年龄界值可以提前至40岁。在一项研究中,专家对1938例因单纯女方因素不孕(双侧输卵管梗阻或缺失)进行IVF治疗的病例开展了调查,发现女方伴侣为年龄≥40岁男性的IVF受孕失败率是<30岁男性的1.7倍,这一现象与女性年龄超过35岁被归为高风险生育女性类似,而通过对研究数据的进一步回归性分析显示,男性年龄每增加5岁,其IVF的活产率降低26%,相应IVF成功率也逐步降低。
男性年龄与其子代出生缺陷的关系
有关子代的出生缺陷,我们可以从一般出生缺陷和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这两个角度出发加以说明。
研究者按子代父亲年龄对美国1989~2005年期间出生的子代开展分组比较分析显示,与25~29岁年龄组相比,40~45岁年龄组所出生死胎风险增加24%,>45岁组的死胎风险增加48%。而另一项大样本研究发现,在排除母亲年龄干扰后,伴随子代父亲年龄的增加,其子代发生唇腭裂、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气管食管瘘、食管闭锁、脊柱裂及四肢畸形等出生缺陷的比例相应升高。
软骨发育不全
研究者确认有两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与父亲年龄相关,即软骨发育不全和Apert综合征。患有这两类遗传病的子代父亲平均年龄比对照组平均高出6.1岁,其中,软骨发育不全是由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第三受体(FGFR3)基因突变引起,而Apert综合征是由(FGFR2)基因突变导致,这两类基因突变几率已证实与父亲年龄显著正相关。
男性年龄与其子代精神认知障碍的关系
而有关子代的精神认知障碍,我们则认为儿童孤独症、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和男性年龄相关。
儿童孤独症:美国一项针对十余万例儿童开展的回顾性分析显示父亲高龄与子代儿童孤独症的发生率相关,尤其男性超过40岁,其生育子代的发病率是<30岁男性子代的5.75倍。
儿童孤独症-插画
精神分裂症:鉴于高龄男性的生殖细胞发生基因突变概率较高,其子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亦会升高,研究显示超过50岁男性所生育子代发生精神分裂症的比例是青年男性子代的1.66倍。
双向情感障碍:研究者对近两千例双向情感障碍患者开展的回顾性调查显示,年龄≥50岁父亲所生育子代的发生风险比年龄30~34岁组增加了2.8倍,而该病的发生率与母亲的年龄没有关联性。
综上所述,伴随男性年龄的增长,其精子质量亦会下降,进而增加出生子代的健康风险,故男性生育力保存应与女性生育力保存放在同等位置,予以重视。
本文内容采编自业内专业研究和权威标准,东蕴医疗将持续为您提供辅助生殖领域的行业新知及研究成果(产品),感谢您的关注!
东蕴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位于上海临港浦江国际科技城,建有研发实验室、自动化洁净生产区、产品质控区和独立冷链仓储,研发/生产各类优质辅助生殖医疗器械,诸如显微操作针、培养用油、卵裂胚培养液、囊胚培养液、精子卵子处理液、胚胎冷冻液及复苏液等。